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速,高層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電梯成為了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頻率很高的特種設備,但隨之而來的是電梯安全事故頻發,如在電梯使用過程中出現墜落、撞擊、火災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極易危害到電梯乘坐人員的人身安全。為了保障電梯的安全運行,我國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明確規定了必須對電梯進行定期安全技術檢驗,但在對電梯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時,由于檢驗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同時沒有全面了解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各種危險,更缺乏應對危險的安全防護措施,導致在電梯檢驗過程中屢屢發生檢驗人員墜落傷害的事故。因此,科普在電梯檢驗中的墜落傷害問題十分必要。
在用電梯檢驗的過程中,因為人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墜落傷害問題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檢驗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或轉移作業點時,因為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及勞動紀律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絕緣鞋等個人防護用品。
其次,是人為操作失誤,主要表現在:檢驗人員在對電梯檢驗過程中,在臨邊作業時出現踩空、踩滑等現象而發生墜落;在檢驗作業的過程中,檢驗人員在轉移作業點時,因為沒有穿戴安全帶,或安全帶綁扎不結實、系掛不牢靠而發生墜落傷害;或是檢驗人員配合發生失誤而導致發生墜落傷害事故。
最后,是檢驗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精力不集中,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作業環境而導致墜落事故發生。如檢驗人員在測量導軌垂直度時,需要將身體探出轎廂頂部邊框投影范圍外,進行放線測量。這一作業過程中,檢驗人員沒有留心觀察腳下位置,也沒有留心作業點周圍是否有安全防護欄,如果稍不留心,就可能導致墜落事故發生。
那么應該如何避免電梯檢驗過程中墜落傷害的發生呢?
一、做好檢驗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實施檢驗作業之前,檢驗組長或檢驗項目負責人必須全面了解工程情況,并對參與檢驗的作業人員進行作業前的安全教育或提示,并對他們合理劃分檢驗任務。而且在檢驗開始前,所有參與檢驗的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穿戴工作服,系好安全帶,并穿上防滑絕緣鞋,做好安全防護準備。同時,還要在檢驗現場顯眼的位置設置警示標志牌。此外,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還必須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的檢驗內容、要求及方法進行檢驗作業,避免違規操作導致失誤而發生墜落傷害事故。
二、編制合理的檢驗方案。在用電梯檢驗工作中,不僅會發生墜落傷害事故,還會發生機械損傷和電氣傷害事故。為了提高電梯檢驗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因種種因素導致的傷害事故,在檢驗時,必須制定出完善的檢驗方案,科學預估檢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專門的防護措施;同時,對檢驗人員要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和心理教育,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這樣在檢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就會沉著冷靜地對待,不會因為慌亂導致墜落傷害事故的發生,進而保證檢驗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三、提高對電梯檢驗環境的關注。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必須提高對電梯檢驗環境的關注。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檢驗人員必須提前檢驗電梯環境是否符合檢驗工作標準,如電梯內的光線是否充足,照明裝置設置是否合理,是否有防護欄,如果存在光源和防護方面的問題,必須及時予以解決,避免檢驗人員因照明或防護欄問題而導致墜落傷害事故的發生。其次,檢驗人員在進行轎頂檢驗之前,還應該把無關的設備搬運至其他地方,以避免檢驗人員因無心碰觸絆倒發生墜落事故,威脅檢驗人員的生命安全;如果進行超載裝置檢驗時,檢驗人員還應提前與同伴打好招呼,做好協同工作;在進行箱體操作和底部工作時,兩名檢驗人員要及時進行溝通,防止墜落事故發生。最后,進行機械鎖設備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應該觀察轎門是否有電線裸露或者轎頂護欄漏電,以避免發生電擊后造成高空墜落,腳下的鉤絆要及時清理干凈,落腳點不能有雜物,兩名檢驗人員要在完成好工作后以同樣安全的方式回到頂部。
|